公告通知:
今天是: |
|
擅長詩文者大都能得心應手地運用起、承、轉、合,古典詩歌尤是。五言絕句《春曉》首句“春眠不覺曉”,不覺而覺,“春曉”已臨??垲},這是“起”;次句“處處聞啼鳥”,承上句“覺”字,引出群鳥爭嗚的春曉之景,這是“承”;三句“夜來風雨聲”,由“春曉”轉向春夜風雨,這便是“轉”,轉進一層,宕開一筆,寫出新意。末句“花落知多少”,這便是合,扣合春曉詩題,照應第一句,使全詩扣合不露痕跡,渾然一體。微雨過后,群鳥爭鳴,春眠醒來,落花數點,歡欣之中幾分惜春,別有一番滋味。詩文結構功夫全在起承轉合,而詩文有味全在一轉。
課堂教學也有個起承轉合。組織教學,溫故知新,導入新授,以至于課訖前的歸納小結都是教學常規,一般來說稍加注意便可達成,養成習慣,自然而然。和創寫詩文一樣,難在一轉。轉而自然得體,羚羊掛角,無跡可尋。
詩文中的轉,是內容意旨;教學中的轉即是拓展,思維的拓展,知識的拓展,方法的拓展。通過轉,使得見解深刻,思維清晰,方法適宜,讓人有所感悟。
以轉換思維方式為例。一般來講,數學老師大都是這么上課的:先講定義、定理、公式,之后帶著學生解例題,解完例題以后再去做作業。公式、定理是什么?就是一般規律。具體題目是什么?是個別現象。由一般到個別,就是演繹法。這是常規教法,無可厚非。如果你永遠使用演繹法進行教學,或許就會帶來一個新的問題,運用公式舉一反三的靈活性不足。遇到一個曲里拐彎的問題,學生或許就束手無策了。有一位數學老師則采取歸納法進行教學,他從生活中的某個現象出發,然后讓學生歸納出一般的定義,由一般再回到個別。如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,依次直線與圓的遠近形成了相離相切相交三種關系,從交點上考量,則是兩個點,一個點和無點。這樣來表述就是思維的一轉,理寓于象,便于學生理解。當然,如果強調一下研究這種位置關系存在的意義則百益而無一害!
我覺得這種思維方式,課堂教學中應該提倡。通過思維的轉,轉出課堂的開放度。比如有些外語老師授課中偶爾會問一句,我們曾經在哪一課中學過類似的單詞的話。就是這無心插柳的舉動,可以為學生打開一扇賡續新舊知識體系的窗。比如,"幾何"在漢語中的概念原意表示為多少,作為數學的一個學科,則是研究點、線、面于空間的結構性質。很明顯是外來詞的漢譯,或許不是最科學,但卻最直觀。弄懂幾何的概念內涵,我以為磨刀不誤砍柴工。
課堂教學中善轉的老師,往往境界不斷更新,想得清楚,說得明白;言簡意賅,要言不煩;聲情并茂、傳神動聽。用三言兩語打開學生思維的窗戶、想象的窗戶,讓學生們盡情地思考、充分地想象,享受思也無涯??傊?,課堂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的轉,一轉則峰回路轉,再轉則柳暗花明,三轉則枯木逢春?。ㄓ染礀|2022.5.16)